石之情
发起人:竹林小筑  回复数:0  浏览数:1318  最后更新:2013/6/10 22:17:39 by 竹林小筑

发表新帖  帖子排序:
2013/6/10 22:17:24
竹林小筑





角  色:版主
发 帖 数:15
注册时间:2013/6/3
石之情
    玩石者是怎么入此道的,只有石友自己清楚;别人是什么时候开始玩石头的,也很少有人关心这个问题。笔者之所以留意这事,是追溯不同赏石理念时,发现与玩石入道有某种关联,稍加归拢内中或有玄览。


   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,喜欢什么东西也不会是无源之水。步入赏石玩石这个行当,通常有两种情况:一种是生性爱石,喜欢坚硬、牢固的东西,自然对石头情有独钟;第二是受人影响步入石界的,比如受家庭、朋友影响,看到有关展览,接受媒体宣传等,都可能喜欢上观赏石,或者逐步接受这种文化形式。后者又可能有三种情况:一是原本就有根基或天赋,影响只是触发、点燃激情;二是好东西耳濡目染多了,总会受影响,接受并跟进;三是看到商机,利益驱动投入其中。


    无论是那种情况,最终自然将玩石人归为三类:一是痴情爱石的;二是以石营生的;三是以文化主导赏石的。三者没有优劣之分,相辅相成地组成赏石玩石大军。前者爱石、藏石面必定宽泛,“爱石无类”,好玩的、好看的都搜罗,可能有偏爱但较少有偏见,他们当中产生大量的“痴、迷、醉、癫、疯、魔”式的玩石人,是玩石大军的绝对主力,他们往往是先爱石玩石,而后才从文化艺术上得以提升。中者先于经营而后玩石,他们对促进市场发展、文化传播、开发新石种、协助确立名石名品作用巨大,他们是赏石队伍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,他们当中多数人不大关心赏石文化的研究。后者是相关专业的“天然”爱石人和受博大精深的石文化和赏石文化吸引入道的文化精英,他们当中多数人非常关心赏石文化的动态和发展,常常有大块论说文章发表,由于对赏石文化的理解、感受和切入点不同,赏石理论和观点往往差异、争议较大,但大都有引领赏石潮流的意愿和冲动,站得高固然能看得远,但站得太高也容易产生盲点。一线搞地质工作石友的文章既有深入浅出的理论又能条条切中实际,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可读性,极具指导作用。石界需要这些关心赏石文化的人,他们必定是赏石文化研究的有力推动者和赏石藏石的中坚力量。


  
浏览赏石文章,高雅广博的论谈大作,妙语连珠的散文随笔,精准详实的范本讲义,引经据典的文献采撷,虚实相济的专题研究,以及玩石悟彻、有感而发的赏石短文和一石(事)一议的心得体会等,诸多有份量的作品大多出自石界文化人和痴情爱石者之手。开卷总能受益,也不时出现疑惑,尽管文章的缺失和盲点谁都难免,问题是一些撰稿人缺乏自省能力和愿望,真不知如何是好。本人才疏学浅,加之中庸心态,不敢也不习惯对别人的东西说三道四。学习和自省应是奇石玩具的自备良药。喜欢登高望远的应多放低身段,可以避免论据失准;宥于单一石种产地的,应警惕“存在决定意识(理论)”,常看看、想想倡导的、否定的是准确还是狭隘;想引导别人走出“误区”的,应反复权衡自己立足是否正确,就能避免文章前后矛盾、不圆其说或自己插图批评自己文章立论的尴尬局面,说什么石头是“垃圾”、不能玩,什么石头是“笨石头”、“不能与国际接轨”的,不妨多接触甚至也玩上一把,再写文章可能会客观一些----说到底,用心玩石是避免偏颇和失准的最佳选择;“以石为师”是终生业务,永无“出师”没有止境、也没有最终的成功者。这恰恰是一些“功成名就”的大家、大手笔作者所缺乏的。这些话本不应出自我辈之口,位卑言轻,还会遭人厌烦。还好,所言主要是学习和自省的体会并无恶意,也没有特定所指,权当痴语。



    奇石更是在众多的艺术品收藏品类中近年来脱颖而出,奇石由于其唯一性,绝对不可能出第二件相同的东西,这就确保了精品。绝品奇石因为精、因为绝而越来越贵的,只赚不赔的保值、增值地位。不会像古玩字画的孤品,绝品那样,孤与绝只是相对的。因为指不定哪一天从土里、从水里又能冒出一、两件或更多的与孤品、绝品相同的东西。那时,原来的所谓孤绝之品的价值,就要被除以2.,除以4,甚至除以N。而奇石的精品、绝品是不存在这样的风险的。可以预计,一些著名的精品石、绝品石的价格会一路直线飙升,势不可挡。所以,在精品石、绝品石的投资上,一定要有前瞻性的意识和果断的气魄。我们可以回过头来看五年前、十年前,灵璧石,大化石、来宾卷纹石、合山彩陶石、戈壁石等著名石种,当时的价格也只是现在的十分之一、几十分之一,甚至还要低得多。而今,不少石友、石商后悔当初怎么就没有多拿一些或大量的囤集。事实上,这些人当时都没有错,因为那个时候从一般人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来看,奇石的价格已经很高了,只不过没有料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,今天的价格会走得这么高,这么不可思议。这与有着几百年、几千年历史的古玩古董相比较,其价格上升的速度和幅度是惊人的。可以肯定,今天认为贵了的奇石,尤其是精绝之品,用不了多久价格还会更高。



   
由于目前一些著名的奇石资源日渐枯竭,发现新石种的收藏价值、投资价值,并能在低价位切入,是一个新的方向。当一个新的石种出现时,你除了能否运用“形、质、色、纹、肤”的基本评判标准去衡量它,给它定位。还能否发现它潜在的投资价值,潜在的市场价值。要求你要有敏锐的目光和超前的投资洞察力。在玩赏界有很多东西是相通、相似的,瓷器中宋代的五大名窑,元代的青花,清代的康、雍、乾的官窑精品,就是很好的证明,这些东西的价格是普通瓷器收藏品的千倍、万倍。越好的东西越少,越少的东西越贵,越贵的东西越追捧,越追捧的东西越难得。这就是收藏者投资者的心态和市场规律。这也同样印证了奇石的投资与收藏。与以假乱真雍品充斥的古玩收藏相比,奇石的做假、造假要比瓷器字画的雍品容易辨识得多,也比古董字画结实易于保存。可以相信,随着人们的逐步认识和接受,奇石收藏投资受追捧的势头会不断上升,甚至有可能超过古玩字画。